2010-12-25 霞喀羅古道過聖誕節~
霞喀羅古道..腦海裡對這裡總有股莫名的想要非探視它不可的嚮往..
因為它名字很美..因為它迷人..最主因是在讀了網上格文介紹..
霞喀羅古道原為「霞喀羅、薩克亞金」警備道路,建於日據時代大正11年(1922)3月完成。民國36年國民政府接收後,將駐在所改為派出所,直到民國78年最後一名駐警離開「白石」派出所,才完全失去這條古道警備的用途,但也自此古道便荒沒於人煙之中。
直到民國83年(1994)BBS站上有名kikika的奇女子,發表了「荒煙蔓草古道行」,以三天時間獨行於這條荒煙漫草的古道上,才又重新喚醒了大家對這條古道的注意。此古道具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背景及賞楓觀光資源等多種條件,林務局才重新著手於古道的研究及整建,並大量設立解說牌,終於在93年(2004)正式對外宣佈開放,近年來成為國內熱門的賞楓與古道健行路線。
霞喀羅古道源西起於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,東至尖石鄉秀巒村的養老,橫跨五峰及尖石兩地,建於日據時代,全長49公里,目前在清泉及養老兩端至登山口.已舖有柏油水泥覆蓋了原有古道路面,故現存的古道長度已縮減至22公里。
古道全程22公里..礙於一日來回走44公里...ㄟ...我們可無法走完啦..
經研究後決定此次先從養老段走至白石吊橋(單程9公里)再折返回養老段..來回就18公里..依此路線安排是我們體能及時間上最適當的安排..
車程
三峽(5:30)出發→龍潭與閻家會合(6:00)→北二高往南,下竹東芎林交流道,120縣道。續循120縣道往內灣。過內灣後續行,至尖石二號橋,右轉離開120縣道,改循竹60鄉道往秀巒,途經那羅,錦屏一號橋左轉,續往秀巒,過道下橋後,開始蜿蜒爬坡,秀巒檢查所,停車辦入山證。續行,養老部落,延途有明顯的霞喀羅古道指標,登山口前兩公里開始轉為土石路面,低盤較低的車子要小心行車。
在秀巒檢查所往養老部落前..滿山紅、黃、綠樹層疊,構幅秋冬圖景..還有延途路邊的楓紅樹..讓我們一路驚艷~
秀巒檢查所,停車辦入山証
養老步道口的停車場..
養老段步道口
進入古道..前5公里左右的古道路況相當良好..且平坦..
竹林景觀
鐵皮屋
古道上..每0.5公里處均有設立地標
漸入楓林段..
楓葉落滿整個古道..
古道上..兩旁金黃樹木林立..
李白又想作詩了~
像不像某部電影的場景..
此崩壁經過工人整修後..算蠻安全了..
古道的楓林精華段(17公里處的楓林景觀區) 從養老入口至此單程5公里
很多遊客均選擇在此楓林樹下野餐..享受咧~
感覺彷如在黃金樹林裡~
走出楓林景觀區續往前..轉彎處便可看到景觀區外的整片楓林..跟走在楓樹林裡又有不同感覺~
竹林與楓樹交叉形成不同的景觀~
往白石註在所1.5公里..到石鹿入口處還有13公里...下次再走吧!!
此時已12點多了..肚子已抗議著了..
吃飽飯後..已1點40分了..離預計回程時間有些晚..再說山裡已開始起霧,天氣開始變冷..
趕緊收工起程回家去嚕~
這回程的9公里..對我們來說算是輕鬆..雖沿路有些爬坡路段.對爬過天山的我們..這種古道太小角了~
回程路上有楓林景色相伴,感覺腳步特別輕盈..
在4點回到停車場...此時也開始飄起毛毛雨..
開車下山途中..山頭上雲霧繚繞..真是美啊~
今日爐主登山團隊雖沒全員到齊..
但已約定好明年要再來一次..
到時必帶著好健康團隊一同前來欣賞此道美景~